目定口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出处《说唐》第二一回:“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,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。”
例子那伙计听说,抬头一看,只见不是同仁堂了,不禁气得目定口呆。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九回
基础信息
拼音mù dìng kǒu dāi
注音ㄇㄨˋ ㄉ一ㄥˋ ㄎㄡˇ ㄉㄞ
繁体目定口獃
感情目定口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。
近义词目瞪口呆、目瞪口结、目睁口呆
反义词从容不迫、镇定自若
英语see a wolf(hunt grass)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将计就计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广阔天地(意思解释)
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- 倒载干戈(意思解释)
- 饱学之士(意思解释)
- 奸夫淫妇(意思解释)
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释)
- 声色狗马(意思解释)
※ 目定口呆的意思解释、目定口呆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身无分文 | 形容非常贫穷。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|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吉星高照 | 吉星:指福、禄、寿三星;古人以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临。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陈言务去 |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 |
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出师不利 |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聪明伶俐 | 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久假不归 | 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 |
惊惶失措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
滥用职权 |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。 |
老气横秋 | 老气:老年的气概;横秋:横亘秋空。形容神态老练严肃。也形容为人死板;缺乏朝气。 |
解甲休兵 | 见“解甲休士”。 |
夫荣妻贵 | 荣:本指草木茂盛;比喻兴盛显达。丈夫荣耀显达;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