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国问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
例子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12章:“这也是孟子所说,‘入境问禁,入国问俗’的道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rù guó wèn sú
注音ㄖㄨˋ ㄍㄨㄛˊ ㄨㄣˋ ㄙㄨˊ
繁体入國問俗
感情入国问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、分句;指尊重别国的风俗。
近义词入邦问俗、入境问俗
英语ask about taboos and bans upon arrival in a foreign countr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反求诸己(意思解释)
- 发综指示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鉴影度形(意思解释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稳操胜券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快人快语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※ 入国问俗的意思解释、入国问俗是什么意思由诗文集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鹰击长空 |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。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夜深人静 | 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活蹦乱跳 | 欢蹦乱跳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